收藏 外地房企大鳄高调圈地厦门 楼市格局或将嬗变
- 发布时间:06-10 08:36
  作为2008年以来厦门最大规模的土地出让会,又值近期楼市成交持续回暖行情,因而“6·8”国土拍卖会备受市场关注。更有不少分析人士预测,本次土地竞拍结果将很大程度上决定未来一段时期厦门楼市的走向。
  与宗地规模巨大、地块质量优良等亮点相比,本次拍卖会上最大的看点,无疑就是异地“强龙”与本土“地头蛇”的较量。在竞拍现场,不仅建发房产、特房集团、住宅集团、联发房产、古龙地产、禹洲地产、新景地集团、杏林建设、永年地产等本土实力房企悉数登场,还出现了万科地产、中海地产、世茂集团、七匹狼实业、宝嘉集团、恒兴实业、北京润丰、深圳南山、福建融侨等外地名企的身影。
  厦门业界一直预测的“狼来了”时代果然成真。尽管遭遇了本土房企的顽强阻击,尤其在特房、古龙、联发、新景地、永年等豪强咄咄逼人的攻势下,以万科地产、世茂集团为代表的国内巨头和以恒禾置地、宝嘉地产为代表的“新势力”还是凭借雄厚的实力“虎口拔牙”,一举摘得本次拍卖会上最受瞩目的4幅优质地块。其中,“福建房地产首富”许荣茂旗下的福州世茂新城房地产开发有限公司更是以30.2亿元摘得 “厦门总价地王”。<br />   而本土豪强也并不是一无所获,新景地集团在2009G14(七星路与体育路交叉口西北侧地块)的竞争中就以志在必得的气势PK掉了万科、北京润丰、深圳南山等众多知名房企,最终以总价10.15亿元、溢价超40%的大手笔从16家竞拍者中脱颖而出。新景地的险胜也为稍显力孤的本地房企 “稍微挽回了点颜面”。
  此外,从成交金额上看,上述四家外地名企总计“贡献”了683800万元,占本次出让总金额971452万元的70%。因此,毫不夸张地说,“6·8”厦门土地拍卖会 “强龙”完全压过了“地头蛇”。
记者观察
今日因,明日果
  一位非地产界朋友在拍卖会后就迫不及待地打电话询问“地价拍到多少了?”在得知结果后,又接连发问道“这个地价算高吗?房价会不会随着上涨?是不是得赶紧买房啊……”朋友正打算近期买房,他对此的态度其实具有相当的代表性,当然这也是大家欲求知的问题。
  综合各种因素看,近期土地市场“升温”、开发商拿地加速主要有两个原因:一是资金流状况改善,经过楼市“小阳春”之后,开发商资金回笼明显,银行信贷的“支持”也有所增加,从上市房企一季报可以看出,大多数企业资金流为正。二是政府做出“让步”,一些地块位置较好,价格也较前有所回落。
  “这次竞拍的地价到底贵不贵?”对于这个问题的答案,同样是仁者见仁智者见智。从纵向对比来看,“6·8”厦门土地拍卖会成交的几幅岛内地块品质不输于此前曾拍出的“地王”,但价格却相差近万元,于是有人说此次拍出的地价“并不贵”。
  但是,如果我们横向对比近期楼市成交均价来看,这次拍卖岛内地块楼面价最低6670元/平方米,最高10143元/平方米,与当前11000元/平方米出头的成交均价相比,显然还是存在很大的市场压力。
  话说回来,房地产商拿地主要考虑的是企业的资金压力与市场的供给关系,而非房价成本。再者,地价涨跌对房价的影响是有滞后性的,如今拍出的土地真正影响房价多半也是一两年后的事情——&mdash 从竞得地块到项目动工兴建,再到上市销售,以行业内公认的“快枪手”万科的速度来看,至少也需要一年周期。而未来的市场会发展到什么程度,房价会如何走向,只能由当时的供求关系以及开发商、消费者资金承受能力来决定。
  因此,当前房价的走势并不会受今天地价的高低影响而出现涨跌,它主要还是受市场供求关系以及开发商资金能否持续、消费者是否买账等因素影响。在维护现有利益的前提下,开发商盲目提价虽不可取,但如果市场不买账,其风险后果也由其承担。相反,如果以当前购房需求的支撑能维持更高的价格水平,那么也是“周瑜打黄盖———一个愿打一个愿挨”的事儿,开发商见机涨价也无可厚非。
  与“鸡生蛋,还是蛋生鸡”的无解命题一样,我们也很难说清地价与房价究竟谁是谁的推手。可以肯定的是,地价与房价两者存在着相互影响、互为作用的关系。不过,房价与地价完全脱轨的先例并不是没有过,君不见——厦门以楼面价拦腰斩半定价销售的楼盘和数百元楼面价却卖上万元单价的项目都曾大行其道?
  所以,无论开发商还是消费者都大可不必以今天的地价来判断或决定当前的房价,更没有必要为此欣喜提价或者恐慌追涨。借用佛家一句偈语:今生事,前生定;今日因,明日果。买房也是随缘,不是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