收藏 湖里区“腾巢换凤”腾出新空间 引入大产业
- 发布时间:04-28 08:51
  北方商务大厦原为于1986年建成的“北方工业楼”,经规划改造成为以物流服务企业为主导的专业楼宇。
  “腾巢换凤”,湖里人的想法是,借助厦门新一轮跨越式发展推出的岛外各类工业园区,将某些传统工业外迁,为高新产业提供发展空间。在客观条件无法改变的有限空间里,政府为产业结构调整,为集约化、高科技的现代企业构筑更大平台,最大限度提高现有资源的利用率。
  “践行科学发展观,首先要解放思想,腾巢换凤就是解放思想。”区委书记李栋梁说,湖里老工业区有望通过“腾巢换凤”,打造成为文化创意产业集中区,而整个湖里区更将借此转变经济发展方式,推进产业结构优化升级,实现二、三产业在更高层次上的协调发展。
  战略转移 一般制造业外迁
  在湖里大道两侧,延绵排列着数十栋工业厂房。这里曾是厦门经济特区的发祥地,孕育出了金龙、厦华、厦顺、金鹭、华美等一大批我市重点工业企业。然而,随着我市“优化岛内、拓展海湾”战略决策的实施和企业的发展壮大,一大批成长型企业陆续迁移到岛外工业园区。湖里老工业区发生了较大的变迁,部分厂房出现了闲置。在这种背景下,湖里区委、区政府大胆提出“腾巢换凤”战略。“所谓‘腾巢换凤’,是调整经济结构和转变经济增长方式的一种形象比喻。”湖里区相关负责人表示,它的内涵就是要引导和推动一般制造业外迁,腾出空间用于引进、发展高新技术研发和第三产业,为集约化、高科技的现代企业构筑更大平台。
  最先被纳入“腾巢换凤”视野的厂房有48栋、建筑面积约100万平方米,大多数厂房的使用年限还有20年左右。湖里区出台有关政策,设立“腾巢换凤”专项资金,引导传统工业企业外迁至岛外工业园区,扶持各厂房业主加快改造,腾出空间发展高端产业。
  产业升级 高新技术产业入驻
  湖里大道上的联泰大厦是“腾巢换凤”的第一个试验品,这幢2.5万平方米的写字楼,它的前身是“联发8号厂房”,2005年实施改造,当年完成招商。现在,引入企业17家,半数以上为物流和现代服务企业,出租率百分百,年税收从改造前的260多万元增加到目前的近8000万元。而去年投洽会竣工的北方商务大厦也将打造成为以物流服务企业为主导的专业楼宇,目前招商已经过半。
  2008年底动工的凯迪克商务中心也将改造成为集办公、商务、展示于一体的多功能商务中心。原厦门叉车厂厂房拟建设海峡西岸电子元器件交易中心。目前湖里大道两侧已将改造列入计划并着手方案设计和报批的厂房还有依澄大厦、中航技(已开工改造)、联发2号厂房以及15号厂房等,闲置多年的光夏厂房近期也有了较为成熟的项目改造意向。
  另外,湖里工业区的其他地段以及枋湖片区的老工业厂房也将进行改造,实施产业转型。随着湖里区政府的东移,这些项目的产业升级改造已势在必行。
  “对湖里区的老工业厂房实施‘腾巢换凤’仅仅是第一步。我们着眼谋划的是更长远的未来。”李栋梁表示,湖里区的“腾巢换凤”还蕴藏着更深远的意义——将整个湖里的功能重新定位、产业全新构架、经济全面提升,让越来越多的高科技项目和研发中心、营运中心入驻湖里,越来越多的国际科技风险投资、海内外科技人才汇聚湖里。
  引资重点 现代服务业唱主角
  把旧厂房改造成写字楼后,一些和第三产业有关的企业或服务性行业开始入驻,“腾巢换凤”的“羊群效应”开始显现。越来越多的企业总部和研发中心落户湖里,上千家物流企业聚集湖里,目前,这里已成为全省最大的物流平台,四大国际快递业巨头已有德国敦豪、荷兰天地、美国联邦快递3家在湖里投资运营。
  今年第一季度,湖里区招商引资的重点更是从制造业向服务业转变,产业调整趋势越发明显。
  “要紧紧抓住经济转型、企业洗牌、成本降低等契机,持续推进高端制造业和现代服务业的发展,优化产业结构。”李栋梁指出,今后,湖里区将下大力气加快现代服务业发展,培育壮大服务产业集聚区,形成湖里老工业区、乌石浦村、五缘湾片区等特色鲜明的现代服务业产业集聚区。湖里老工业区有望通过“腾巢换凤”,打造成为文化创意产业集中区。乌石浦村将从定位、规划、调整、改造四方面入手,加快形成品牌画廊集中区和旅游工艺品展示交易中心。而五缘湾片区则有望整合形成文化旅游集中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