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闽南小渔村,到“类似岛内、胜似岛内”的岛外新区,海沧的美,经历了从“小家碧玉”到“大家闺秀”的转身,老厦门人用“女大十八变”来形容海沧的脱胎换骨。
土地还是这片土地,海湾还是那个海湾,脱胎换骨的只是海沧的“气质”。在认真落实市委市政府跨岛发展、美丽厦门共同缔造战略中,海沧以“类似岛内、胜似岛内”为不懈追求的动力,持续发力、奋力直追。
近期,全省市县区文明指数成绩公布,海沧以0.029分之差仅次于老牌文明强区思明,跃居全省亚军。短短三年时间,海沧以“勇争第一”的精气神,推动文明创建实现“三级跳”: 从2011年全省第8名跻身至2012年全省第4名,再到今年全省亚军,未成年人思想道德建设测评指数“三连冠”,海沧已成为文明和美丽的焦点。
从飞机上俯瞰,环岛路与海沧大道如两条玉带,分别镶嵌在本岛和海沧湾,交相辉映。
无独有偶。日前举行的“厦门十大最美道路”评选活动中,海沧大道与环岛路在市民心目中一度不相上下,争夺“头把”交椅,而海沧滨湖路,也进入了前五强。
海沧的美,不仅厦门市民知道。
蒋升阳,人民日报福建分社副社长,一位对厦门有着深厚感情的资深媒体人,他在网上发现了一个奇特的现象:只要有一个人说海沧美,立即会引来众多网友的共鸣,纷纷跟帖夸海沧。这一现象,被网民称为“海沧现象”。
海沧为什么这么美?海沧的美,究竟美在哪里?她又带给我们怎样的启示……
绿色GDP再造“美丽海沧”
清新的空气,洁净的小区,繁华的街道,绿在城中,城在绿中……这就是美丽的海沧。
经过20多年的“接力”发展,海沧这一昔日偏僻渔村,如今已是名声在外,两张“国家级”名片熠熠生辉:2012年,综合实力位居“全国百强区”第24强;同年,跻身全国第九、南部地区首个全国社区管理和服务创新实验区。
对于老百姓而言,这两张名片或许不显得那么具体。他们最为直观的感受是,近两年来,海沧变得越来越美了,一座“类似岛内、胜似岛内”的生态新城在海沧已成为现实。
海沧的美,底色是绿色。
从GDP向绿色GDP时代变革,是海沧建设与发展最大的亮点。如何实现绿色GDP,打造有质量的经济升级版?站在新的起点,海沧决策者提出了持续做好对台这篇文章,加快建设“大港口、大产业、大社会”等三大工程,勾勒出“美丽厦门·健康生态新海沧”的蓝图,绿色GDP为大气、大雅、大美的海沧,再次注入新的活力。
新阳工业区,从GDP向绿色GDP成功转型的一个典范。通过“腾笼换凤”,实现产业转型、升级、创新,不经意间,新阳工业区的产业生态已翩然改写。人与环境的和谐相处,海西先进制造业基地破茧而出。新阳有点像老工业区的“鼻祖”德国鲁尔区,同样完成了华丽转身,制造业的内核不再,却没有被抹去。
近年来,在“绿色福利”和“绿色银行”理念的引领下,道路绿篱改造、八大公园建设、“小四绿” 工程(绿色校园、绿色工厂、绿色机关、绿色社区)全面铺开,海沧绿化品位不断提升。如今的海沧,上至高架桥、摩天楼,下至道间沟渠,公园绿地,到处流淌着动听的绿色音符。
“满眼绿色,满城美景;绿在城中,城在绿中。”老陈这么形容海沧新城。老陈名叫陈发,地道的厦门人,64岁这年,他从中山路的老房子搬到了海沧。
首条绿道——海沧湖绿道走上好几趟,“不怕太阳晒,一路都有植物遮阳。”
绿道,被称为城市的绿色走廊。沿湖泊、溪谷、山脊、景区而建,行人和骑行者在绿荫下,或骑行,或漫步,既生态宜居,又低碳环保,这已成为城市建设新趋势。
在海沧区主要领导看来,“种树就是存钱,就是储存绿色银行。树长大了,不仅会带来自身经济价值的提升,更重要的是生态环境的改善。”
国内众多专家学者在参观海沧的绿化景观后,赞叹:“这是一流的绿化水平!”省林业厅、省绿化办更是这样评价,“海沧造林绿化是样板中的样板!”
从总部经济的成功崛起,到新阳工业区的华丽转身,再到“美丽海沧”的精彩亮相,海沧绿色GDP,正成为一个符号,向人们诠释着一种理念、一种模式、一种现象。
同驻共治缔造“和谐海沧”
海沧的美,落脚在共享。“我们不仅要让开奔驰车的富人享受到绿色福利,更要让骑自行车的百姓享受到这份绿意。”海沧区决策者的这番话语,体现了区委、区政府为民惠民的终极追求。
日前,全省首个居民自治“孵化器”在新阳街道诞生。兴旺社区成立“四民家园”(民声倾听室、民情调查队、民智议事厅、民心服务站),社区事务居民说了算。见多识广的省民政厅领导,称“四民家园”已达到领先水平。
与此同时,海沧还在农村成立乡贤理事会,引导群众参与社会事务的管理,东孚镇山边村的环境提升,就是村民主动呼吁,并积极参与的结果。将政府的管理跟社会组织多元治理相结合,社会管理创新由公共服务一体化向社会管理一体化转变。
“建议在兴旺广场内增设羽毛球场,增放乒乓球桌。”“在金茗花园增加健身器材”……在新阳街道兴旺社区民智议事会上,不少居民代表提出的问题及建议当场得到解决。
最近,海沧艺术团团长邓亚男忙得团团转,带着一帮平均年龄70岁的阿伯、阿嬷,刚代表海沧区参加了全市的老年广场舞总决赛。这个2009年由社区居民自发成立的艺术团,经过4年多的发展,从最初的10多人,到现在的100多人;从当年一两场演出,到如今每年10来场大型演出,已成为辖区响当当的品牌。
生活在海沧,您会发现,除了阳光、海岸、绿树、蓝天这些大自然赐予的厚礼外,还可以享受到许多增值服务:丰富多彩的文体活动、城乡均衡的教育资源,以及社区“四化”建设带来的贴心服务……所有这一切,都是均等的。去年底,市发展研究中心发布的《厦门各区竞争力研究报告》显示,海沧的公共服务已跃居全市第二!
“海沧入住率大大提升!海沧留得住人了。”海沧交警大队长陈庆利出于职业的习惯发现一个有趣的现象,两年前,海沧大桥在早晨上班的高峰期出岛方向车辆密集,进岛方向则车辆稀少;到了傍晚,这个现象又反过来,进岛方向拥堵,出岛方向寥寥无几,陈庆利风趣地将之形容为“潮汐”现象。
近两年来,陈庆利发现,上下班高峰期,海沧大桥双向车道的车流量已经悄悄持平了,“潮汐”现象已不复存在。如今,居住在海沧,工作在岛内,已成许多市民的选择。
“这里公园很多,锻炼、休闲都不愁没去处,平时晚饭后、周末就到附近散散步,到天然氧吧呼吸新鲜空气,生活可以很舒适,海沧真的越来越美了。”市民不绝于耳的赞叹声,为“潮汐现象”的消失,作了最好回答。
“以前别人都调侃我是‘海沧老乡’(乡下人),现在,我要用镜头告诉他们,我生活在一座‘奢侈’的城市里。”海沧知名拍客 “一苇阳光”,自2008年以来,足迹遍布海沧大街小巷,公园、绿地、海岸、笑脸……是他镜头里的“主角”,他将这些海沧人习以为常的画面记录起来,并通过网络传播出去,许多外地的游客通过这些画面了解海沧、赞美海沧,甚至落户海沧。
GNH指数再建“幸福海沧”
“不能再以GDP论英雄。”习近平总书记最近在全国组织工作会议上的这句话,可谓一语中的、振聋发聩。如果说GDP(国民生产总值)是衡量经济发展速度的标准,那么我们应该还需要一个衡量人的幸福快乐的标准,这就是在国际社会近年来出现和使用的标准GNH(国民幸福总值)。不以GDP论英雄,而以GNH论幸福是海沧决策者的共识。
“美好环境共同缔造”。为了让海沧更美,海沧区决策者提出,以“海纳百川”的胸襟和气度,“向岛内学习、向先进城市学习、向香港以及新加坡学习”,并请来国际知名规划师、着名高校专家对城市建设、造林绿化、社会管理进行科学论证,先后编制《海沧绿地系统规划》、《海沧公园布点规划》等。
今年,海沧启动八大公园建设,这八大公园各具特色:位于新阳的彩虹公园,将种植600多棵宫粉羊蹄甲,花开时节,将形成一片粉红的花海;位于东孚的洪塘公园,则将培育“热带雨林”,让人们享受丰富的“氧离子”……如今,不管您住在海沧哪个地方,漫步15分钟,即可到达就近的公园。
绿道建设,仅是海沧加大生态建设的着力点之一。今年下半年,海沧区计划再完成74.8公里的绿道建设,让其形成回环网络。
“从规划设计、建设力度和水平等方面来看,海沧大道都十分成功,形成了良好的景观带。”日前,在“厦门十大最美道路”评选活动中,教授级高级规划师、厦门规划学会常务理事林荫新力挺海沧大道。
据海沧城建集团董事长李金景回忆,海沧绿道项目立项不久,不少市民前往建设一线,自拍照片传到论坛引起网友的热议,大量网民都以不同形式,就规划方案、施工进度、施工质量等建言献策,使项目不断得到优化。
一切为了群众,一切依靠群众。在造林绿化中,海沧注重听取民意。区协商中心经常召开座谈会,征求各方意见,邀请社会各界为海沧绿化出谋划策。建设部门和承建单位则联手开展绿化“金点子”意见征求;网友们则利用网络微博平台,纷纷在“@海沧建设”和“@海沧绿化在线”上留言,对城区景观风貌提升提出意见和建议。
群众“绿色福利”不断提升,建设美丽海沧的热情不断点燃。在今年初的植树造林现场,记者惊奇地发现,现场除了区政府统一安排的大巴车之外,周边还停了有近300部私家车,市民参与的热情可见一斑。
经油画师丹青妙手,海沧变电箱实现华丽变身,五彩缤纷遍布大街小巷,被广大网友称为“中国最美的变电箱”,在其“脱胎换骨”过程中,也曾广泛吸纳民智。
海沧湖畔,退潮时分,成群的白鹭结伴前来觅食,雪白的“精灵”或上下翻飞,或徜徉浅水,姿态曼妙,引得路人频频驻足。
绿色海沧,和谐海沧,幸福海沧……如今,海沧的吸附效应日益彰显。来自权威部门的数据显示,这两年,海沧新增人口超过15万,成为厦门岛外四个区中人气提升最快的区域。
前不久,由民政部组织的全国社会管理和服务创新实验区中期评估会在海沧召开。与会专家、代表看完山边村,浙江大学毛丹教授由衷称赞:这是我所见过的中国最美乡村。
【记者手记】
“三级跳”的背后
从2011年的全省第八名,到2012年的全省第四名,再到今年的跃居全省第二名。透视近年来海沧文明创建结出的累累硕果,一条主线始终贯穿其中:那就是美好环境共同缔造,文明创建共建共享。
从暌违10多年的白鹭重返海沧湖,到海沧变电箱变身“全国最美变电箱”,海沧绿化工程广纳民智民意,全省首个居民自治“孵化器”在新阳街道诞生,再到海沧大道、滨湖路双双跻身“全市最美十条道路”前列……
“问渠哪得清如许,为有源头活水来。”海沧,在文明创建的过程中,广大市民群众纷纷积极参与,已真正成为这座城市的主人。正因此,这个城市才拥有了源源不断的活力,海沧才真正成为“美丽海沧”、“和谐海沧”、“幸福海沧”。